中国石化行业最大集成式资源共享平台!
人力资源

职场上,越追求安全感,越容易陷入恐慌​

2020-07-11 02:07:10

职场和考场解题不同。解题是有固定模式的,但职业发展往往是不可预期,充满变化的。有小伙伴问我:

有没有什么普世的原则,可以提高我的职场安全感?

我想了想,回答:

「的确有一个简洁有效的原则:不要过分追求安全感。

这十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历,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:过分追求安全感的那些朋友们,过的并没有那么开心。

我们拆解一下「职场安全感」是什么。

在大多数人眼里,安全感包括两个因素:

1. 工作岗位的确定性;

岗位确定性=公司和部门的稳定性。

职场人大都希望去大公司,去核心部门,发展稳定,团队稳定,裁员概率小。

2. 自己对工作的掌控力;

工作掌控力=工作内容的确定性。

职场人都愿意干自己最擅长的工作,驾轻就熟,不会面临太多挑战,或者就算有麻烦但自己也完全搞的定,这就是掌控力;

其实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隐藏选项:

3. 工作的可取代程度。

我曾经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,然后被营销号截图刷屏,房产中介接班刷朋友圈——为了卖房。


其实,我想讲的道理是:

对绝大部分职场人来说,只有一份工作,缺乏通过副业去赚取收入的手段。

但是如果对于你来说,工作不是唯一的收入来源,你有投资收入,有第二份副业,那么你的安全感就会高很多。

总结一下:

职场安全感=

岗位的确定性 x 自己对工作的掌控力 x 工作的可取代程度

特意用了乘法,因为这三者中任意一个出现问题,都会导致职场安全感的下滑:

  • 公司风雨飘摇,岗位面临裁员,不知道明天会怎样,职场安全感当然无从谈起;

  • 老板给咱安排了新活,完全不适应,各种被挑战,那安全感也没了;

  • 背着房贷车贷,拿一份死工资,那么安全感就会很低;相反,如果有一份能挣钱的第二职业,那么安全感就会增加很多。

大多数职场人在讨论职场安全感的时候,都是专注于前两点:

公司岗位的确定性和工作的掌控力(其实也就是工作内容的确定性)。

很不幸,这两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:舒适区

01

岗位的确定性

公司的稳定、团队的稳定对于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。

尤其对于职场新人来说。

然而,稳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褒义词,稳定意味着变化少,也意味着机会少。

在我们职业发展到某一个时间点,当我们需要变化来破局的时候,稳定就会成为限制我们继续成长的枷锁。

作为知乎优秀回答者,我经常被邀请参加知乎的活动,而与知乎对接的是一个姑娘。

在闲聊时,她分享了自己和一位学姐的故事:

同样的985学校背景,学姐长她3岁,刚过30岁,读书时也是优等生,毕业后,她回到老家加入了一家国企,待了7-8年,很稳定。

但是现在的月薪也只是5000,还是税前。

而在毕业后,决定来北京闯一闯的学妹,如今拿着知乎的股权,等着上市变现。

从稳定来说,知乎断然是比不上国企的,但是从岗位的发展机会和前景来说,可能更胜一筹。

如果纯粹要稳定,要安全感,那么小伙伴也需要想一想,稳定带来的副作用——机会少,涨薪低,你能接受吗?

那位学姐很不甘心,但是身在国企太多年,她已经丧失走出去一搏的勇气和生存能力。

02

工作的确定性

在Randstad的最后一年里,我手头的工作实在是太驾轻就熟,每天3-4小时就能完成工作。每天上午我的工作就做完了,然后下午就开始找活做。

闲着无聊,我开始帮公司从国外翻译职场发展的书籍和专栏,发布在公司微博上。

2012年,我离开之前,Randstad微博的粉丝已经突破4万了。

这也是我拿到Mercer的offer的一个原因:我在社交媒体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。

对于大部分有能力的职场人来说,一份工作做2年,大多可以做到驾轻就熟。

逐渐的需要8小时完成的工作,6小时,4小时就能完成。

然后呢?

大部分人就开始享受这种便利,腾出时间休闲放松, 甚至发呆。

但如果工作出现变化,换了新老板,增加了新工作内容,就很容易错误百出……

遇到这种情况时,很多职场人的第一想法是逃跑。

我也是如此。

我从Randstad跳槽Mercer的时候,自以为想得很清楚

Mercer一线咨询公司的品牌以及给我更大权限统管一条业务线的机会,都是我渴望很久的。

即便如此,在入职第一天就收到上百封邮件之后,我也距离打电话给老领导要求回Randstad只差一顿饭的功夫。

在猎头公司的时候我们做过分析:

候选人喜欢喜爱的岗位,并不是100%匹配他过去做过的工作。70%的匹配度是最合适的。

对于个人来说,70%的熟练工作可以让他迅速上手,帮助企业;30%的新工作,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新机会和新挑战。

很多时候,如果企业不愿意提供额外30%的新挑战,职场人是不愿意跳槽的。

跳槽不仅看眼前的钱,也要看未来的钱(职业发展机会)。

我希望小伙伴们意识到:跳槽时,务必争取一些新的工作内容,而新的工作内容意味着新的机会。

想100%掌控自己的工作,做100%擅长做的事情,结果可能是陷入在自己的舒适区里,无法进步。

如今的科技变革太快了,我们之前擅长的事情,可能3-5年的时间里就会被新技术取代。

舒适区的代价,我们承受不起。


03

工作的可取代程度

职场人搞副业,大多因为缺乏安全感。

谁不愿意下班后,舒舒服服的追剧、吃鸡、好友聚会呢?

在国企工作的上一辈人,往往是不太搞副业的。因为收入稳定,公司不裁员,退休有保障。

日子过得这么安稳,换我也不愿意偷偷摸摸搞副业。

事实上,在18年底和19年初,我遇到很多人和我聊创业或者副业创收的规划。

因为在裁员优化的背景下,很多职场人已经意识到:大部分企业都会有裁员,都会优化调整,不可能永远为自己提供稳定的薪资和机会。

所以,职场人为自己留一条后路。

有趣的是,上一波和我聊创业和副业的小伙伴们,如今大多都重新在某个岗位上兢兢业业,搁置下副业规划……

好了伤疤忘了疼。


04

写在最后

我一直很纠结是不是要进入互联网行业,从2014年纠结到2018年,每每有互联网的负面,我就会安慰自己:幸好没去。

但2018年进入互联网并赶上裁员潮之后,我的想法却变了:

我从互联网圈学到的东西,收获的眼界,远远超越过去3-4年的总和。作为一个中年人,依然还能保持这样的成长速度,我自己都很意外。

是的,创业项目失败,我经历了一小段很没有安全感的日子,我不得不把身边的小伙伴送走,在个别夜里,我挣扎着一遍遍反思我犯了哪些错误。

但一年过后,再看寒冬:相比我的收获来说,这点不安全感,并没有把我打败。 

按照每十年折腾一次危机的频率,职场人一生总要经历几次危机。

我希望是在年轻的时候,我承受得起,我还能翻盘的时候。

这也是我给职场小伙伴们的建议:

不要一味追求「安全感」,因为安全感不是追来的。

共勉。

关于作者:瞎说职场(HRInsight)是Sean分享人力资源行业12年从业经验感悟的地方,主要内容涉及:职业规划,个人职场提升以及求职面试建议。
Sean拥有10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,先后供职于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Randstad和咨询公司Mercer。工作之余,Sean的身份还包括第一财经/南都周刊/领英专栏作家,知乎人力资源优秀回答者。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





关注我们

    石化资源网公众号

    石化资源网APP